世纪气象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收起左侧

[理论研究] 欧亚冬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9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半球主要海区的SSTA怎么越刷越剧烈,还以为应该会平复一些呢
      
也终于明白大雪期间那组偶极子形成的原因了。
      
海气耦合变成正反馈的死循环,什么时候是个头
发表于 2013-1-2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无意中发现一篇文章,这里转过来,大家看看可以发现神马东西{:soso_e113:}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2012年入冬以来,截至12月27日,全国平均气温是-4.1℃,比常年同期偏低1.2℃,为近7年来最低;东北、华北冷湿特征明显,这两个区域的平均气温都为近27年同期最低,同时,平均降水量又比常年同期分别偏多70.9%和110.9%。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王艳姣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去年11月中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明显的调整,盘踞极地的冷空气开始向外扩散;

去年12月中旬以来,乌拉尔山地区阻塞高压建立,这一阻塞高压有利于来自中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同时,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受到来自北太平洋偏东南水汽及中纬度西风带水汽输送的共同影响,北方冷空气和暖湿气流交汇,因而降水异常偏多。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适应室副主任周波涛则认为,低温天气和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面积下降有很大关系。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融化,今年9月北极海冰面积下降至1979年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2012年融化的北极海冰面积比美国国土面积还大。

周波涛说,研究揭示,秋季北极海冰面积变化对东亚冬季地表气温具有显著的影响。秋季北极海冰偏少时,容易引起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和欧亚大陆北部西风减弱,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另一方面,北极海冰的大范围减少使得北极存在更多的开阔水域,有利于大量的水汽从海洋输送给大气,同时,北极的变暖也使得大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汽。

上述两方面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近年来东亚、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冬季的异常降雪和低温。

“全球变暖是一个事实,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暴雪、干旱、强降水都会出现。”周波涛指出,例如,2012年1月底到2月中旬极寒天气影响欧亚大陆,夏季美国经受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云南和四川西南部在冬春两季经历了严重的干旱。

“随着全球变暖,原来的气候规律打破了,气候变得比较异常,偏离平均态越来越远,振动越来越大,导致极端天气越来越多了。天气气候不像原来只是小幅度的异常,就在平均值附近摆动,现在出现很多的‘怪天气’,要么旱得很厉害,要么一下雨就下得很大,例如北京‘7·21’特大暴雨。”周波涛说。


摘自“中国天气网”,有删节。
发表于 2014-5-31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想弄几篇文章到世纪气象“气候探索”频道,马天师这大作我不敢整理啊,该文已经扩展后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了。

马天师有空整理个摘要吧,类似这样:

http://www.21cma.net/article-44-1.html

将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纪气象云 | | | 关于我们

GMT+8, 2025-8-18 13:22 , Processed in 0.0212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