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JO是一種在赤道附近出現的乾濕週期,它出現的成因目前尚待研究
它的特點有:
1.屬於大氣低頻振盪其中一種
2.屬於行星尺度
3..以30-60天為一個週期
4.通常最先出現在西印度洋,並向東傳至赤道太平洋及大西洋
5.赤道上會同時出現大範圍的對流抑制區(乾區)或對流促進區(濕區)
6.一般分為8個位相(Phase)..例如當MJO處於Phase1,大西洋會出現明顯對流發展..而相對西太平洋的對流可能受抑制
由於海溫比較高的關係,和MJO相關的對流在印度洋,中及西太平洋容易辨認,而在東太平洋則難以區分
MJO對於南海季風活躍程度和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活動有十分重要影響
亦有研究指出MJO對美國冬季及夏季的天氣有影響
MJO振盪頻率及幅度和ENSO是互相影響的..
在厄爾尼諾出現前6-12個月,通常會觀察到強MJO活動..而在厄爾尼諾出現期間,MJO活動幾乎觀察不到..
http://www.bom.gov.au/bmrc/clfor/cfstaff/matw/maproom/RMM/phase.Last40days.html
澳洲氣象局會提供每天MJO的位相和強度..上圖中如果實線出現在圓圈內,表示MJO活動十分微弱..
參考:維基百科/澳洲氣象局
[ 本帖最后由 dnt02 于 2008-8-16 04:1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