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气象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28|回复: 8
收起左侧

[名词解释] 准两年周期振荡(QBO)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0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准两年周期振荡发生在赤道附近的高空,分为西风异常东风异常两个交替出现的位相,周期约为两年
    研究表明,准两年周期振荡(QBO)是大气环流和气象要素变化进程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变化规律,是仅次于ENSO的气候强信号,它的存在对于我国甚至全球的天气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我国梅雨季节的雨量和赤道平流层纬向风的准二年振荡(QBO)之间具有遥相关,其相关关系受到太阳活动的调控。在厄尔尼诺年的同期或者后期,QBO和梅雨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出现异常。
    采用带通滤波法,奇异谱分析(SSA)和小波分析(WTA)综合研究了近50年中国降水场的准两年周期振荡(QBO)的分布型态及其长期变率特征。结果表明:QBO分量在中国降水场年际振荡中举足轻重,具有显著而稳定的特征。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QBO分量振幅较大,频率较小;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振幅有所衰减,频率有所加大;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直至90年代初,频率再次减小,振幅也相对较小;90年代中期,振幅和频率都有增大的趋势。准两年振荡在不同季节主型态中表现有所不同,在冬、夏季表现较强,秋季次之,春季最弱。
    应用奇异谱分析(SSA)方法和奇异交叉谱分析(SCSA)方法,对全球及南北半球近100多年(1856~1997年)逐月地面气温距平序列中的准两年周期振荡(QBO)的长期演变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平均气温序列蕴含显著的QBO分量,它们与全球气候系统中其他各个子系统所隐含的QBO信号具有各种耦合对应关系,尤其突出地表现在Nino区海温和以SLP序列为代表的全球大气环流系统中QBO信号的耦合对应关系上。而平均气温的QBO的年代际特征及其变率的阶段性,不但表现在振幅上,而且其位相亦很明显。上述特征在全球、两半球具有明显的差异。
    QBO还对北半球冬季准定常行星波传播的影响,发现与西风位相年相比,东风位相年下,行星波更多地向高纬度传播,导致绕极西风环流减弱,而副热带的西风增强。分析还发现热带QBO 存在年代际变化,同时中高纬平均流和行星波也存在自身的年代际变率。这种年代际变率可能是1978 年以后热带QBO 影响减弱的重要原因。

注:部分内容摘自《大气科学》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1-21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QBO这个号称居ENSO之后的关键振荡,近20年据说一些关系已经对不上号,也不知是变暖的对流层外强迫源太于强劲,还是臭氧破坏。

数据图是这样: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1-1-26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挖个坟……

问:
1、QBO似乎主要发生在赤道平流层中上层,在下平流层至上对流层的Hadley高空纬向风所耦合,由此关联ENSO?
2、老将这两图的来源能否给一下,以前翻到过但现在找不到了……囧rz……
发表于 2011-1-27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3# iceperple
NOAA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的:
http://www.esrl.noaa.gov/psd/data/climateindices/

这个是老牛06年还是07年挖出来的。QBO等二年振荡,我也怀疑跟ENSO以及海陆分布、天文等因子有关,如果观测实际全球高空风场风速,现象非常显著。

另外,跟其他学科一样,“地球系统”是个21世纪新名词,包括目前气候数值的方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27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4# 雪中红


BD搜到某篇文章,说有一个振荡和南半球海冰口有关(好望角、半岛、塔斯马尼亚),不过那似乎是4年周期啊?
发表于 2012-10-9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恕我挖坟,求解,QBO对ENSO的影响是不是因为这样
比如QBO东风位相时热带平流层盛行东风,然后平流层东风下传导致对流层顶盛行东风,加强厄尔尼诺?
或者说反过来,厄尔尼诺促进QBO的东风相位?
发表于 2012-10-1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恕我挖坟,求解,QBO对ENSO的影响是不是因为这样
比如QBO东风位相时热带平流层盛行东风,然后平流层东风下传导致对流层顶盛行东风,加强厄尔尼诺?
或者说反过来,厄尔尼诺促进QBO的东风相位?
EXODUS 发表于 2012-10-9 10:57

问的很好,这边提示一下,QBO和ENSO之间的相互影响桥梁主要通过沃克环流和开尔文波。不知LS朋友是否有所启发{:soso_e121:}
发表于 2012-10-12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年初做了西太热带气旋与各气候因子的统计,发表在世纪气象科普平台:http://www.21cma.org/thread-227-1-1.html
  
原文件我应该是传在三防群(貌似是临时文件,不见了),提取气候因子众多,我刚才提取了逐年SOI和QBO(为方便坐标设置,QBO数据除以10),结果如下图(点击扩大):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2-10-12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7# 藤原效应
K波R波我表示很无力,完全理解不了,另外谢谢将管的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纪气象云 | | | 关于我们

GMT+8, 2025-8-18 15:04 , Processed in 0.0308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