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气象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提示  小贴士:百家前沿版文章,只代表作者的探索和观点,未必符合主流科学,请注意鉴别

楼主: tocom
收起左侧

[气象辩论] 人造全球暖化的骗局是怎么一回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cc 于 2008-12-15 18:48 发表
除了气温方面,各项环流指标出现的变化,比如副高脊线,面积等,以及TC登录位置,分布时间等参数,都可以用变暖解释得通。
这方面详见气候专家“将臣”的相关帖子。
而且,物候学上也能找到一定的证据。这显然不能说是造假吧。
北极熊貌似还没有学会造假


你可以变化参数,任意解释,没错。解释不是科学验证。科学考验需要物理证据。物理证据显示,CO2 与温度变化不同步。

北极熊完全是一个AGW生造出来的一个宣传品:1,北极熊数量在增加。2,竟然没有北极熊饿死的照片。3,即使真的北极冰融化,北极熊的生存也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北极熊其实是陆地动物。4,早有报道,北极熊能连续游泳80英里。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cc 于 2008-12-15 18:42 发表
接下去说实验方面。能够在实验室通过CO2作出气温上升的实验,这显然就是一个有力论据。
从小范围推广到大范围,虽然未必100%正确,但总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比口说无凭要好些。
如果楼主要说这个实验也是假的,那么就拿出证据吧。


你还是不懂地球系统不是简单的物理谋型。温室效应是物理现象,无需实验,是常识。非要把一个复杂生态系统简化成一个温室,对于了解事实的科学家来说,是诈骗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克顿 于 2008-12-16 12:58 发表
北极冰盖面积可以说明全部问题,北极圈内的站点附近像俄罗斯的人丁日渐稀少,温度继续直线飙升。


北极冰盖面积已经连续两年回升。

这是胡扯:温度继续直线飙升
发表于 2008-12-16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星 有效温度/k 表面温度/k 行星反射率/%表面氣压/大氣压 主要成分空氣分子量 云层覆蓋情況
金星 227 750 76 90 co2>90% 44 全部深厚云层覆蓋
地球 255 288 30 1 N2+O2>99% 28.96 約50%水汽云层覆蓋
火星 216 226 17 0.007 co2>80% 44 很薄的水汽云
以上是有關行星的輻射平衡温度和大氣特性資料

一個星球的温度變化,單以温室氣体含量來決定是不切实际的,行星对輻射的吸收往往受各方面的宇宙和行星整體物理因素影響,金星的表面温度远远大于地球和火星,更大原因可能是離太阳更近,大氣云量也值得注意,金星和火星大氣中的CO2似乎說明不了什么問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2-16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氧化碳没有这样大的作用。历史上,二氧化碳的浓度曾经是现在的5倍,AGW的鼓吹者所声称的“灾难性连锁反应”并没有发生过。二氧化碳的作用为什么会被如此的夸大呢?请看下一节:被奉若神明的电脑模型。

严重夸大二氧化碳的作用,这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四。

二氧化碳的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的確遠比其他溫室氣體,如甲烷或氮氧化物,為低
二氧化碳:1
甲烷:25
氮氧化物:298
(100年作基準)
http://ipcc-wg1.ucar.edu/wg1/Report/AR4WG1_Print_Ch02.pdf<<見P.212
相比其他溫室氣體來說,你當然可以說二氧化碳對溫室效應影響是微不足道
不過二氧化碳的增幅卻是最大(氟化物已有蒙特利爾條約監管)
二氧化碳:+3.55%
甲烷:+0.62%
氮氧化物:+1.59%
(1998-2005差距)
同上連結,見P.141
既然二氧化碳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存在,而且增幅最高的溫室氣體之一,AGW份子多用來宣傳有可不妥
发表于 2008-12-16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洋温度同样没有升高
IPCC预测每10年升温0.2度。10年来地球温度没有上升,IPCC预测失败。 ...

这些结论哪里来的?请提供数据


你还是不懂地球系统不是简单的物理谋型。温室效应是物理现象,无需实验,是常识。非要把一个复杂生态系统简化成一个温室,对于了解事实的科学家来说,是诈骗行为。

按你这样的说法,任何气候因子的研究都是诈骗行为?

北极冰盖面积已经连续两年回升

是吗?那这两年夏季的北极海冰面积又如何解释?

一個星球的温度變化,單以温室氣体含量來決定是不切实际的

这是不同时间尺度的表现问题
发表于 2008-12-16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9,严重的利益冲突

鼓吹AGW的歇斯底里,最终的实际结果,就是限制排放二氧化碳,其实就是限制、减少能源消费,限制、减少汽车、炼油厂、发电厂,家用电器等的存在。这样的限制对于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高达几十万亿美元。经济规模的大幅减少将造成大量人的失业--恰恰是穷人受到的影响最大。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受损。有一小部分人反而会因此而发大财。这些人做的是什么生意?正是AGW的教父戈尔正在做的二氧化碳排放许可证交易。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交易的市场在2007年已经达到了640亿美元。戈尔从他直接投资和参与的碳排放交易和为这个庞大市场提供顾问咨询和演讲,已经赚取了上亿美元的财产。

一旦美国的国会正式通过以全球变暖为理由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法律,该市场还将爆炸性发展。戈尔的个人财富还将爆炸性扩展。而一旦AGW的骗局被揭穿,戈尔继续发全球暖化财的美梦就将破灭。

就是说,戈尔的个人利益与AGW的鼓吹是否成功有密切关系。戈尔号称为了所谓人类公益而鼓吹AGW。他却又如此密切地把自己的个人利益与其挂钩,这是严重的利益冲突。这种严重的利益冲突,让我们有理由怀疑,当戈尔鼓吹AGW的时候,他是否是诚实的,还是仅仅为了以公益为名谋私利。另外一方面,假如戈尔真诚地相信自己的福音,他怎么会在自己家里大肆制造比普通人大上百倍的“碳脚印”呢?

京都條約的框架內,已發展國家可以利用共同減&#63870;(JI), 清潔發展機制(CDM)和排放交&#63968;(ET)等3種減量機制去進行溫室氣體排放交易
目前最大的交易網絡是歐盟ETS(圖1),而最大的交易配額出口國是東歐(圖2)和中國(圖3)..
如果依照閣下的邏輯,AGW鼓吹者應該是來自東歐和中國吧?(可以用交易配額換取外匯和技術啊..:D/03 )
发表于 2008-12-16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有意思咯 , 有争论, 有趣味
昨天就想回帖了, 不过最近实在太忙

1 人类对全球变暖贡献多大, 这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了.  在我看来, 认为与人类有关或者无关, 都只是两种学说而已, 还没有办法在科学上达到完全击倒对手的地步,  所以争论肯定是存在的.
联合国的报告也只敢说"很可能"是因为人类活动引起的, 还不敢说到100%的程度.

2. 为什么"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暖"这个观点会成为主流?
撇开"科学"角度的依据, (因为双方都可以提供科学依据), 因为人类的确有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的活动, 而地球的确存在某种程度的变暖,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暖"这个观点成为主流了.
对于人类开始有详细记录气象的短短百多年来说,  近年来的确是出现了一些"反常"的现象.  或者对于地球的历史长河来说, 它不反常. 但在人类的认识上, 它是反常了
好比你是一个足球员, 每次派你上场球队都输球, 那你会不会想想是不是自己的错呢?
同样, 伴随着这些大规模工业化活动, 气候出现了人类认识上的"反常", 不管它们是不是有直接联系,   人类也得考虑是不是有关联的.

3. 科学与哲学
先说一个东西, "哲学"不单单是中学要死记硬背的那个马哲,  "哲学"其实应该是科学的总称和概括. 在西方的高校,  博士毕业颁发的不是理学工学或者文学学位, 而全部都是哲学学位, 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代表了你已经掌握了研究各种东西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一个哲学.

对于"全球变暖"这个课题,  从科学角度, 还存在两派的对立, 还没到盖棺定论的地步. 但这个不重要, 重要的还真是人类应该如何从"哲学"的角度去对待这个问题, 作出正确的选择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2-16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要上点图说明问题了

20081215.gif
发表于 2008-12-16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98年的12月15日

19981215.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纪气象云 | | | 关于我们

GMT+8, 2025-8-18 15:15 , Processed in 0.0253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