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气象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71|回复: 8
收起左侧

[科普知识] 5.12一周年——地震防灾科普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4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眼间,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快1年了,在这正值1周年之际,世纪气象将会陆续介绍地震及其他灾害防灾科普知识,内容尽量通俗易懂,尽力做到普及大众,防患于未然。

    这边先介绍一下有关地震的防灾科普,领个头,如有不完善之处还请大家补充。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断裂或错动。虽然地震发生在地下,但是前兆还是存在的,如小规模地震活动、地表的变化以及地磁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那么对于有感地震,我们应该如何采取防灾应急行动呢?下面教大家一些应急方法:

(1)发生有感地震后,首先不要恐慌而失去理智,沉着冷静,才能迅速采取正确行动。室内人员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住平房的居民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注意,若在多层或者高层楼房中未能第一时间逃出,那么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 尽快关闭火源,电源,以免振动引起爆炸而加剧损失;

2.不要乘电梯,不要逃到阳台上跳楼逃生;

3. 尽量呆在屋内的墙角处,且该处天花板不要有挂件,在面积越小的房间里避难越安全,比如卫生间的墙角处。蹲下抱头(如果能用枕头抱头更好),压低自己的中心,周围可以放几瓶矿泉水等应急物品。

(2)震后如果房子没塌,请拿起必备用品以后快速撤到室外,不要贪图财物,有条件的话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了解震区趋势,做好防震准备。而不要去听信一些谣言,以免造成恐慌,尽量确保社会稳定。如有自己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去救助其他人。

(3)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抱头、闭眼(想想为什么),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如果在大卖场里,大卖场一般人员众多,因此万一不能及时逃出去的话,千万不要呆在高的货架旁边,而是应该迅速找到一个角落,姿势和上面例举的类似。逃出来以后,不要好奇回头看,这样的话容易被后面的人挤倒或者踩到前面的人,也不要马上联系好友或亲戚,应该尽快跑到空旷的安全地区,确保自己安全了再做打算。

(4)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如在海边,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5)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电线杆等易倒建筑,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6)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尽快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防灾.jpg

避震.jpg     野外避震.jpg 1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生破坏性的大地震后,如果被压在了建筑物以下,如何自救与互救,从而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呢?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如果自己还清醒的话,必须保持清醒的神志,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在等特外界救援的同时,在自己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必须尽可能实施积极自救。下面教大家几条自救原则:

(1)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2)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4)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5)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6)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7)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先多后少”;
2. 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先近后远”;
3.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先易后难”;
4.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先轻后重”;
5.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找寻被压埋的人。


    因此在地震带上生活的人们来说,时常准备一个逃生袋是明智之举,而且也不麻烦。就是平时在家里近门口等逃生路线上容易拿到的地方放一个比较大的塑料袋或者纸盒,里边装上矿泉水,常用药品(比如抗菌素诸如头孢之类的、酒精棉花、创口贴等),剪刀和亲戚的通信方式,一些数量不多的钱等等常用物品。

防灾用品.jpg 20080520_EL_FFD_01_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防灾体系计划和步骤(适用于地震及其它自然灾害):

防灾计划.gif

p2-8.gif
发表于 2009-5-5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很实际的问题:

地震发生时,是先躲起来还是先开门?
因为在震后,门经常是变形了,打不开的

另外,在地震带居住的人们,你们有计划好地震逃生路线吗?
你所处的城市,有多少空地可供避难?
发表于 2009-5-5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om.hp 于 2009-5-4 13:25 发表
因此在地震带上生活的人们来说,时常准备一个逃生袋是明智之举,而且也不麻烦

全金属的求生盒要好点吧。。

装在袋里。。。。东西容易报销= =
(7)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声音还是偏小= =
用哨子好点
还记得《Titanic》的女主角是怎么获救的吗?

声音比敲击声明显,穿透力也强
敲击声跟滚石声没太大差别,容易误认(除非是专业级搜救人员)
自然界的哨声还是比较少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将臣 于 2009-5-5 09:32 发表
有个很实际的问题:

地震发生时,是先躲起来还是先开门?
因为在震后,门经常是变形了,打不开的

另外,在地震带居住的人们,你们有计划好地震逃生路线吗?
你所处的城市,有多少空地可供避难?

老将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破坏性地震来说,这个首先需要看你住在1楼还是高楼,如果是1楼或者2楼等离大楼出口比较近的区域,也就是预估几秒或者十几秒之内你能冲出去的,建议开门逃生。因为建筑物即使碰到比它抗震级别大的地震,也会有一段时间的抵抗能力,一般是等到地基松动垮了,建筑物才会倒塌。

因此居住在地震带上的人们,需要首先了解自己居住的建筑有多大的抗震能力,以及当地区域一般发生地震的级别。

一般来说,按照城市标准来看,多层公房(楼高5层或6层)可以抗震6-7级;高层(7楼以上)可以抗震7-8级;超高层等重要建筑(比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等)那是按照抗百年地震9级来设计的。

注意:建筑物的抗震级数,并不是说超过它的抗震级别就一定会倒塌。而是会出现裂缝或者部分倒塌等危险现象,因此老将说的门变形打不开就是属于地震震级大于等于建筑物的抗震级数这种情况。

对于逃生路线就不多说了,城市里建筑物众多,空旷地区小且少,因此一般以建筑物提高抗震级别来防范地震。
PS:上海一般没有破坏性地震,比较幸运的说:D/29

全金属的求生盒要好点吧。。

用哨子好点

对于这点,金属盒如果变形了,很不容易打开;相对来说纸盒比较好办,虽然容易压烂,但是打开还是比较方便的。哨子可以纳入救生用品。蜡烛、火柴必须,但是也有其负面影响。注意如果被压在建筑物下,请少用火源,不然对于氧气的消耗还是比较厉害的。
发表于 2009-5-5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om.hp 于 2009-5-5 12:46 发表

老将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破坏性地震来说,这个首先需要看你住在1楼还是高楼,如果是1楼或者2楼等离大楼出口比较近的区域,也就是预估几秒或者十几秒之内你能冲出去的,建议开门逃生。因为建筑物即使碰到比它抗震级别 ...

我去年5.12后,到开发商那里喝茶,问起我们住宅区的抗震,人家老是笑啊
发表于 2009-5-5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来时,你躲在哪里?

如果你依照小时候老师教我们的方法乖乖躲在桌子底下,床铺底下,那么,我必须告诉你,你的伤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那该怎么办?

    道格卡普是美国国际搜救队长,自一九八五年至今,他及他的队员己参与全世界七十九次 重大灾难的救灾工作,他曾经爬进近七百栋因为地震、爆炸而严重倒塌的建筑物内搜查受困的生还者以及罹难者的遗体。除了参与两年前日本神户大地震及美国俄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救搜工作,十二年来国际新闻中的重大灾难救灾,他都没缺席。


  本月十九日他离华前,传授在建筑物倒塌时如何求生。
   
    国人从小到大,在防震演习中,老师总是叫学生躲在课桌下,道格得知这点后,很焦急地一再呼吁: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而要以比桌、床高度更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他以先前和土耳其政府、大学合作拍制的地震逃生录像带, 说明不要躲在桌下避震的道理。
   
    透过土耳其政府协助,制作单位爆破一栋废弃大楼,仿真地震时建筑物倒塌的情形,工作人员先依据「常识」,在桌子床铺等家具下,放置十具模特儿;他和他的搜救队员在桌子床铺等家具旁,同样放置十具模特儿,炸药引爆后大楼变成断坦残壁,他和搜救队员依序找到二十具模特儿,在桌床下的十具模特儿有八具被压成全毁,其中一具甚至头、身、脚断成三截;他放置的十具模特儿,则全部安好无事。
   
    他解释,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人以低姿势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
   
    道格说,即使开车时遇到地震,也要赶快离开车子,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此段话引述图片说明: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天花板压扁汽车,造成伤害;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天花压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
  
    他很慎重地对在场的一百多位我国搜救队员说,搜救队员一要在地震中先能自己求得生存,只有活下来,才能拯救他人性命。他说,希望大家告诉大家,只要传播这么一点求生讯息,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内的伤亡率,可以由百分之九十,遽降为百分之二。

     另外根据统计,在地震发生时,真正由于灾难本身原因死亡的并不算太多,危机发生时,很多数人只会随别人行动,而不能冷静地思考,由于逃生本能的促使,仓皇跳楼、拥挤践踏死亡却不少。不是地震本身造成了伤害,而是惊慌失措的踩踏等等制造了二次伤害。
    比地震更可怕的是对地震知识的无知,可见冷静就是逃生力和自救力。
    惊慌失措地乱挤乱拥,是公共场所地震逃生的大忌,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才是避震的科学办法。
  专家认为,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若能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给危险者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这称为12秒自救机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5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气象一点通 于 2009-5-5 12:56 发表
如果你依照小时候老师教我们的方法乖乖躲在桌子底下,床铺底下,那么,我必须告诉你,你的伤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那该怎么办?

别老是复制粘贴

新语丝网站登过文章,揭露这个骗局,去年5月开始又在流传了。。。= =
http://www.xysforum.org/~xysforu ... misc/wenchuan60.txt

此文乍看起来好像有些道理但找不到相关的原文资料(既然是借用米国人的嘴,为何没有英文资料?)

躲在桌子/床底下仍然是有效的,至少在地震多发的日本

相关链接:緊急地震速報を見聞きしたときは——JMA(日本气象厅)
http://www.seisvol.kishou.go.jp/ ... nowledge/index.html


人民群众的眼睛不可能是雪亮的,不然怎么会有这样那样的谣言、骗局,能在“雪亮的眼睛”中流传?:y1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纪气象云 | | | 关于我们

GMT+8, 2025-8-18 15:06 , Processed in 0.0273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