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气象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i0627
收起左侧

[大气环流] 庚寅年立冬节气环流形势展望(11-07到11-21)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EC最新报突变,冷流分流侵向西伯利亚。
   
后续情况值得观察。
   
PS:EC算阻塞形势强,算气旋和短波混乱形势弱,对于96H+的预报,只能提取运算得出的信号进行自行评析。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0-11-7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期极涡究竟花落谁家还看不出来。。。不过弱弱问一句,极涡分流期间环流一般如何演变?应该是高压脊伸向极地吧,那什么情况极涡流向北亚,什么情况流向北美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12# 马天师升级版

这涉及到复杂的热力演变和动力推变,真的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偷懒的预测办法,还是看数值,只是必须注意数值预报的可靠程度。对于中期的演变,可以再参考短期气候因子的变化情况。
   
当然,也可以总结下过往的类似例子。但是,似乎没有一家机构专门就极涡分流倾向进行归类,只是总结分流到北亚并严重影响到东亚的那一类寒潮的特性。
   
现在的情况是,阿留申一带和大西洋中期形成稳定阻塞都是可信的信号,那么暖脊侵入极地形成极高,将会导致极涡分流。通常的情况是极涡从绕极型变为偶极型;偶极就必然一个极涡主中心,一个极涡副中心。偏向何方的主中心,一般都是中期预报所关注的焦点。
      
现在麻烦的是华南的预报,现在都完全说不准5天后亚运开幕会是什么场景……
   
PS:tom管有空搞亚运广州的预报竞赛么?
发表于 2010-11-7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11# li0627


下一报,极涡又偏向北美了……
   
所以说,目前96H+以后的数值,可靠程度因前期复杂的气旋而大打折扣,只能到临近才能尘埃落定。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0-11-7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期极涡究竟花落谁家还看不出来。。。不过弱弱问一句,极涡分流期间环流一般如何演变?应该是高压脊伸向极地吧,那什么情况极涡流向北亚,什么情况流向北美呢?
马天师升级版 发表于 2010-11-7 10:30

任何气团的短期运动,都受中层气流引导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初稿的第一候展望可能写得不清楚,以至于多数资深看了半天只看到某句关键的话……
   
现在补充给出在天气图分析中所作的初候展望
   
根据7日00UTC初始场的EC演算结果,未来120h的东亚环流演变如下:
      
00-48h(可信度高,接近实况概率70%):东亚稳定呈现一槽一脊的状态(东岸槽、贝湖脊)。影响东亚的冷空气路径偏东(相关槽是从鄂海的冷涡引出的旋转槽加深而来),因此东亚东部(华北、东北、半岛)偏冷。贝湖脊稳定,缓慢东移,并有在高纬形成小阻高的趋势。东北的低压在进入日本海后,有望发展成为小涡。
      
孟加拉湾旋风05B登陆并减弱成为气旋风暴,穿过印度半岛进入阿拉伯海,有重新发展的希望。
      
在南支槽递推前进的情况下,东亚槽的经向程度看似很深,但冷空气主要渗透南下为主;在槽后西北气流的控制下,东亚大陆基本是晴天,降雨稀少,因此在有阳光的情况下,体感不会很冷。
      
有说法说:“立冬晴,烂冬”。这个立冬日刚刚好中国大部正是晴天,这个冬天会不会成为阴雨雪多的“烂冬”呢?这个还真不好说了。习谚固然有经验总结的一面,但也不是说,套用经验总是对的。
      
      
48-96h(可信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特别是当前数值混乱的情况下。接近实况的概率30%):副高反弹西伸,广东在南支槽前,有转阴及出现阵雨的可能。但上游南支形势混乱,05B在阿拉伯海仍然显示存在,对波斯湾南支存在干扰。副高西伸而后迅速瓦解,阿富汗到里海有变形脊出现,然后在旋风、南支和上游北支槽夹击下消散,里海涡成形,形势怪异。东亚正式转为两槽一脊的情况,短波绕流,而暖脊被困高纬度形成小阻高。
      
      
120h(可信度极低,接近实况的概率<10%):南海扰动出现,里海涡壮观,南支深槽与华南有一定距离,亚运开幕式天气较差。北方形势混乱,远东阻高并入鄂海脊,远东冷涡群旋转。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0-11-8 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幕式南海生蛋耶。。然后EC认为极涡也会生蛋耶。。需要人口普查一下耶。。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0-11-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17# 雪中红


南海的蛋据说是这样的诶,开幕式天气要很古怪了诶(或者语气词改用思密达?)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0-11-8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东西最后有两个问题呃……(纬向风正距是代表西风吧……)

不想也不关心亚运,所以我表示我拒聊开幕式的天气和南海的蛋蛋球问题……
个人比较关心EC预报之外的那些个趋势……毕竟CFS还在坚持偏冷的11月,而且是BUG版本的西伯利亚状态下。

现在的形势,两侧大洋脊位是很明显了。不过北太平洋这里阿留申低压和断入极地的冷涡形成一对偶极子,后侧东亚大槽是EC预测中的非横槽形式重建过程,后期槽位西北西-东南东走向,这个位置对于其下游鄂海脊的打通是不利的,从广义的角度上是一种反斜形势,既不会导致上游乌脊的形成,也不会引起正常的本州-鄂海的小双极效应——因为对流层中高层东亚大槽反斜时(西北-东南),低纬度东风角动量不利于从该途径传送西风带中,对应的下游底层阿留申低压容易向西南侧伸展出锋面形成切边阻碍鄂海脊的发展。极地高压即使很接近又如何?鄂海位置是否会发生第二个高压脊切断成为阻高体还很难说——更别说反斜的东亚大槽只能带来影响北方却冷堆强大的短波槽,如海后气旋族发展肯定强烈。

另一边大西洋的情况就不同了,极地涡旋的直接分流(因为在极高的形势下如此强大的极涡偶极分布的形势几乎是肯定的)会导致自北向南的西风强迫波动,EFS在168h左右运算出西移的阿留申槽位发展成强低压入侵大平原也附和这一点。EC这里只不过推算得更推后一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东北太平洋脊位捅下来的,这样以来底层的五大湖区就更有趣了……

欧洲不仅ZZ上暗地迎合,这环流上也是完全在吃北美大槽的下游饭,加上维持到现在,并还将继续的南支浅涡甩来水汽,大概东欧局部地区又要爽N波了,西欧这里由于北支冰岛低压的存在也不会弱到神马地方去,不过就是上游有黑海这里蠢蠢欲动的乌脊,想要搞出点大动静比较难罢了。

把上述数值有的说完了,往下推。
这阻高都玩得7788了,北美玩完了,按照超长波理论下一个该爽的就是北亚。正巧EC算出瘪了整整196h的乌脊,再加上北非暖心已经頹了好久,该差不多了。
CFS预测中隆冬季节前中期(12月-1月)东欧-北亚直接由极暖转骤寒,而原先的北美暖区东移到格陵兰一带,阿留申涡控制阿拉斯加+育空西部到华盛顿州,符合环流的季尺度变化。同期200hPa场东欧-东太平洋温带-亚热带地区始终维持在北低南高的态势,大概AO正距还得继续啊。但是到了下游北美东部-西欧一带变成了南高北低的态势,难道是北美阻塞太强?目前我不得其解,需要各位大神,需要NAO,需要西欧冰岛实测……

另外CFS算出全球范围对流层平均纬向风,赤道太平洋地区西风强烈,印度洋东风强烈,WHY?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8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CFS算出全球范围对流层平均纬向风,赤道太平洋地区西风强烈,印度洋东风强烈,WHY?
iceperple 发表于 2010-11-8 20:44

U200-U850对吧?你看下U200相关槽脊异动就知道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纪气象云 | | | 关于我们

GMT+8, 2025-8-18 14:31 , Processed in 0.0238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