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气象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37|回复: 3
收起左侧

[天气图分析] 冬至第三候小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5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冬至三候的候应是“水泉动”,意取阳气初生。然而在庚寅年的冬至第三候(刚好对应公历年1月第1候),东亚地区南部却遭受了一次过程性的雨雪冰冻袭击,北方冰凌也正到盛时,没能让人感觉到水泉之动,只感到阴寒之冻。
      
回顾总结第三候的环流形势,综述如下:
     
     
1.100hpa形势
     
极涡略呈偶极,主体偏向北亚。候内,由于乌山-中亚脊顶起,主极涡滑出深槽流向鄂海。
     
急流区覆盖除东北亚北部及南海之外的整个东亚。
     
     
2.500hpa形势
     
候内,亚欧的双偶极子转为大偶极子,远东阻高为扩展的乌阻-极高并吞,形成极高与关键区内切断冷涡对峙的局面。
     
在偶极子形势下,中亚冷涡自旋带出旋转槽,冷空气不断持西路扩散南下。南支槽较为活跃,短波频繁,但槽底偏南。
     
副高远在海上,虽转入振荡加强周期,但无法靠近大陆。这决定了东亚南部的降水类型为过程性降水。
     
鄂海槽汇入阿留申极涡,该极涡在东西伯利亚整合并自旋,增强后重新滑入鄂海,将中亚冷涡纳入环流体系中,拖曳成横槽,并与上游欧洲槽夹击极高,迫使乌阻退却。高纬度仍为横脊梁-横槽的变形大偶极子形势。
     
大西洋方向格陵兰阻高重建,与北美北部极涡成偶极子。北美东海岸从大脊转为频密旋转槽。
     
欧洲极涡在极高后方自旋,欧洲方向也是旋转槽形势。
     
此形势下,北美中东部、欧洲大部和东亚地区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陷入持续阴寒之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3.850hpa形势
     
在中层偶极子形势下,西西伯利亚维持冷高压,但冷心偏向唐努乌梁海,后期移向蒙古。
     
等温线最密集区域集结在关键区周围、高原北麓和东麓、西南及华中南部地区。这里是受到冷空气影响较大的区域,伴随有冷平流和明显落雪,贵州和湖南并出现了最接近于冻雨的雨雪形态,造成一定的冰冻情况。
     
候内,冷空气不断持续补充,大陆中东部持续阴冷低温状态。中支槽和南支槽在低层表现为一个虚拟的高原上的低气压闭合环流,引入西南气流,带来一定的水汽。由于槽的东移,29°N以南的地区经历了一次明显的过程雨雪。从积雪情况来看,3日积雪达到极盛。
     
此外,海上极锋-副热带锋区附近,等温线也相对密集,主要降水集中在海上气旋区,冷涌导致的南海南部热带辐合也较为显著。陆地上东亚南部低层水汽也较为丰沛,一般阴天,伴有弱降水。
     
     
4.地面情况
     
冷高在关键区内修炼,从1058hpa加深到1063hpa,看似小小增压,但强度极强。冷高主要以分裂出小高,持续补充南下为主,控制整个东亚,导致东亚大陆大部气温持续偏低。
     
高原南部表现为一个虚假的低气压,高原及西部地区出现了广泛的降雪,西南到江南也经历了一次雨雪过程,贵州和湖南等地降水形态以冻雨为主。
      
海上气旋生消频密,日本以东一个972hpa的温带气旋加深趋向阿留申,而后一个新的锋面气旋波动产生东移,到5日加深到988hpa以下。鄂海维持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天气图,环流部分
   
100&500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天气图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纪气象云 | | | 关于我们

GMT+8, 2025-8-18 14:29 , Processed in 0.02472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