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气象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phoonfan
收起左侧

[气候预测] 2011年汛期天气趋势机构预测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洋西低东高异常水温下Lanina年,副高趋向于在东太平洋地区构建异常阻塞,堪察加为偏西东亚槽位,新地岛为另一个槽区,贝湖则是阻塞高压。东亚的副高偏北偏东,强度没有明显的特征,主要呈西南——东北性。我国东部降水还是华北西部、黄淮多,东南沿海多,而其余地区少。但有迹象指出西南地区、孟加拉湾北部、中南半岛中北部一直到次大陆北部有异常干旱区。同时,南方的印尼则有异常湿区,风场指出旱区有强西风,湿区有强东风,说明该区有强异常反气旋趋势,对应的在下游菲东洋区也可以看到强的异常反气旋。故,菲东低纬、南海以及副热带洋区(20~30N)之间僵尸气旋活动的看点,前两者对应于Lanina年偏西的气旋活动,后者对应于La年偏北的登陆路径。
发表于 2011-4-4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向梯度演变和季风强弱需要注意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南半球的SSTA分布有意思,30S有一圈明显的暖水带,再往南西风带普遍偏冷,而低纬亦大部偏低。也就是中纬经向梯度加大,而低纬减小,这就意味着南半球今冬西风带经向活跃,而低纬副高下沉区靠近赤道且强烈,南极内陆为极高控制,AAO呈负值波动。
   
这种现象尤以印度洋为明显,另根据北印普遍低水温的情况,南北半球热力梯度差减小,但南亚海陆热力差加大。使越赤道气流减弱,但季风水汽通道偏北,深入内陆,将加剧南旱北涝的风险。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今夏西太的ITCZ可以肯定是非常活跃的,简单地说基本上一团暖水周围几乎被一圈冷水包围,不论是经向梯度还是纬向梯度都非常有利于MJO湿区稳定维持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typhoon.gov.cn/read.php?tid=39607&page=2

2011年华南汛期气候趋势会商会会议纪要
发表于 2011-4-8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15# phoonfan


加密帖......放点风声吧~~
预计:2011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强度偏强。。。。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72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发表于 2011-4-9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的看法倒是较有偏差,今年夏季风偏弱偏晚,而北上幅度不小。华南在前汛期先旱后涝,旱涝急转。
      
至于TC,现在我还没有确定结论,多台也可能,没华南多少事也可能——唉。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1-4-9 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17# 开尔文
基本上認同li所說的...不過我認為MJO活動5月上旬可能進入孟加拉灣~形成一次季風假爆發...
另外高原及歐亞目前積雪仍然比較多~不利季風太早爆發強度亦偏弱...亦影響夏季南亞高壓的強度~暫時估計是勢力比較弱...初夏西風帶北跳比較遲且槽位於東亞沿海地區,副高先南後北,盛夏則與內陸脊結合西伸但整體仍然偏弱

另外-ve AAO和西北太平洋ITCZ活躍我亦很認同~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1-4-9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近海有明显的低水温区,根据CFS预测,高纬夏季气温将偏高,明显不利于降水形成,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广大内陆地区可能面临干旱,除非有TC强烈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的看法倒是较有偏差,今年夏季风偏弱偏晚,而北上幅度不小。华南在前汛期先旱后涝,旱涝急转。
      
至于TC,现在我还没有确定结论,多台也可能,没华南多少事也可能——唉。
开尔文 发表于 2011-4-9 00:33


南海和孟湾低海温加之南亚次大陆气温明显偏高有利于区域性季风环流提早建立,因海陆热力差加大

估计5月华南降水偏多,长江流域梅汛期偏早,主汛期降水带偏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世纪气象云 | | | 关于我们

GMT+8, 2025-8-18 14:25 , Processed in 0.02421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