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忽略大环境的气压梯度问题,沿海海陆风的局地环流一般早上9时吹海风,下午5时转吹陆风,阴天风向变化滞后.但是海陆风环流的明显存在,前提是大环流环境气压梯度并不紧密,才可观察出来.个人认为在锋面横过的时候,局地风向变化很容易被遮蔽,顶多是下垫面因素产生湍流.山谷风也是一样的道理.(一楼上的图从时间看感觉像在两股不同性质气团影响下的情况)
香港打鼓岭虽是低地平原,不过其周边有山围绕的.当冷锋过后,由于地形影响使冷气团滞留,使该地空气平流运动减少,冷空气叠加,晚间辐射冷却进一步加深原地空气冷性.到了日间,由于地区巳明显受大陆反气旋支配,大环境气压梯度减缓,局地环流开始明显,谷风的流动和沿海的热量输送,加快这些地区空气温度性质的改变和流出.
在春秋时分,由于冷空气的强度和冷源不足,南方沿海低温在冷锋过后的首个或第二天晚上出现,这主要决定冷锋在什么时候横过.随后由于气团气压梯度的改变和局地变化出现,空气的热量输入将变复杂,空气温度日际变化和其性质会明显改变.只有隆冬冷源持续时低温才能有较强的持久性.
地形对下垫面冷空气囚锢是山间平原和沿海低山丘陵地区冷空气局地加强的原因之一.至于上海一带地区本人并未实地体现过,so不作评论了:lol
[ 本帖最后由 eoj329 于 2008-12-16 16:43 编辑 ]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