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压系统,中心为W暖心结构,即为极高。中心位势:5566位势米,位置在格陵兰岛南部海域⑧,相对于5日,高压有所减弱。
极涡呈多极型,分别位于:③五大湖地区,格陵兰岛北部,在东移过程中有所减弱④位于美国西部沿海的大西洋中,中心值为5245位势米,位置和中心位势基本维持,加强拿大,美国等地正在经历着冷空气过程,⑤位于贝尔加湖以西,中心值为5134位势米,该系统将东移并逐渐向南方渗透,从10日开始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⑥中心位于北海道,日本岛附近,其已经给韩国和朝鲜带来了寒冷天气,将配合降水,给韩国制造了一次罕见雪灾,其在不断东移过程中由于“能量损耗”,有所减弱,⑦位于阿留申群岛以南的太平洋中,中心为5196位势米,在东移过程中略有减弱;⑧位于北欧地区,中心5112位势米,由于极高继续减弱,该系统加强并大举南下,引导的大槽正在影响西欧地区,其槽线跨度非常之大,西欧大部分地区应该正在煎熬着寒冷。
② 乌拉尔山脊和鄂霍次克海脊继续打通连成一片,强度有所减弱。
南支槽比较活跃,将不断东移并进入我国,配合系统⑤的东移南下,将可能给中国中东部地区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副高单体5883位势米在西北太平洋中可见。
100hpa层面,极涡偏心于东亚
200hpa层面,中西伯利亚与中国东北黑龙江地区的低压系统与500hpa层面基本对应。北支急流由咸海经哈萨克坦,吉尔吉斯斯坦进入我国•新•疆境内,南支急流覆盖我国南方除海南以外的大片区域,由西南地区流经华中,从江南北部出海。
300hpa层面:北南急流覆盖范围比200hpa范围大,由蒙古国进入我国,经过韩国,日本后东北折向,折向的可能原因是因为太平洋中的脊位存在。南支急流范围和200hpa层面基本吻合。